怎样饲养幼龄狗

2011-09-06

    幼龄时期是狗狗需要营养的时期。所以幼狗期间,我们必须特别的关心。

    一般出生后3头个月主要增长躯体和体重,4~6个月主要是增加体长,7个月后主要长体高。因此,应按不同的发育阶段,配制不同的日粮。断奶后的幼狗,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,往往显得不安,食欲不振,容易生病,这时所选的饲料要适口性好,易于消化。3个月内的幼狗天天至少喂4次。对于食欲差的狗可采用先喂次的,后喂好的,少添勤喂的方法。先次后好可保持狗的食欲旺盛,少添勤喂可使狗总有不饱之感,不至于厌倦、挑食。4~6月龄的幼狗,食量增大,体重增加很快,逐日所需饲料量也随之增多,天天至少喂3次。6月龄后的狗,天天喂2次便可。

  幼狗的食谱,应先按原狗主的食谱喂,逐渐转换。对3个月以内的幼狗应喂以稀饭、牛奶或豆浆并加入适量切碎的鱼、肉类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。为了降低饲料本钱而又不影响幼狗营养,可将猪、牛肺脏之类的脏器煮熟切碎后,与青菜、玉米面等熟食混匀后喂狗,这样即经济,狗又爱吃。

  有些人认为,如给狗全部喂肉类,可使狗长得健壮,实在这是错误的做法。全吃肉类不仅不能使狗健壮,反而因消化不良,难以吸收而使多数狗发生腹泻。肉类中蛋白质虽多,但维生素A,维生素D,维生素E和碘较少,同时肉类中钙少磷多,长时间吃肉,易造成幼狗体内因钙、磷比例失调骨骼形成障碍,易于断裂或出现跛行,对大型狗如丹狗行进更不宜过早喂以多量肉类,不然可能引起前肢弯曲。

  幼狗的饲养中,水是绝对不可少的东西,应常常放一盆净水于固定的场所,以便它在吃食及运动前后任意饮用。假如狗从小能饮足够的清洁水,就可使其发育正常,胃肠健康。尤其在夏秋季节,天气炎热,体内水份蒸发很快,特别是爱活动的幼狗,如不及时补充水份,常易引起组织内缺水,甚至引起脱水而影响狗的健康,好在每越日常运动后,让狗喝些葡萄糖水(1~2汤勺葡萄糖粉,加入适量的清洁水)。

  幼狗的饲养中应补钙粉和维生素,这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都是必须的。尤其是骨架较大的纯种狗,如拳师狗、大丹狗等,幼狗时期更需要钙质。通常1岁以下成长中的幼狗,逐日补钙粉的量为2公斤体重约需1茶匙钙粉,随着年龄的增长,应按比例增加钙粉的剂量。至1岁后,由于狗已进入成熟期,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已趋稳定,钙粉的需要量相对减少,其用量为每4.5公斤体重,逐日约需1茶匙钙粉即够。但逐日应有适当量手室外运动,经过紫外线的照射,以便于钙质的吸收。钙粉太多反而有害无益。

  在饲养治理上,幼狗要比成年狗需人倾注更多的精力,要特别防止少数幼狗霸食暴食,使其他幼狗吃不饱、吃不着。逐日每只狗的食量应随狗的大小而定,这要靠饲养者的察看确定。一般来说,从狗采食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其饱或饱的程度来。假如狗采食迅速,大口吞咽,说明食欲没有问题;采食后,食盆中剩留饲料,表明喂多了,可能过饱;假如狗在空的食盆上继续用舌头舐舔,或用等候的目光望着主人,说明没有吃饱。对幼狗不宜喂得过饱,以七八成饱为好。另外,由于幼狗胃肠道尚未在发育过程中,更应留意卫生,以防发生胃肠病。